第一个问题:一天的科研需要多少时间洗瓶子?
朋友1:我做了高温有机液相合成一年半左右,每天洗瓶需要1个小时左右,占科研时间的5-10%。我也算得上是一名洗瓶熟练工了。
关于洗瓶,我和其他人专门讨论过,主要是四颈瓶难清洗,缓冲瓶容易清洗。
朋友2:
只需清洗1个5ml样品罐(烧杯),但必须用去离子水-25%硝酸-50%盐酸-去离子水在130℃下清洗。每次洗涤需要5天,平均每天洗涤200-500件。
朋友3:
两大盆培养皿、三角烧瓶以及其他类型的玻璃器皿,一天大约可以清洗70-100个。一般实验室超纯水机用于制水和清洗,所以清洗量不是特别大。
朋友4:
最近,我一直在实验室做一些杂事。因为是有机合成,要求严格,所以我用的玻璃器皿很多。一般至少要一个小时才能洗完,感觉很无聊。
这里仅摘录这4位朋友的回答,都体现了以下共同点:1.人工清洗2.数量大3.耗时,所以面对如此大量耗时的瓶瓶罐罐清洗,大家你感觉怎么样?
问题2:长时间洗瓶子、洗碗,您有何感受?
朋友A:
我从早到晚都待在实验室里。真的可以算007了,洗瓶子瓶子,洗不掉的瓶子。
实验室的几个新生就是,只要是手摸过的瓶子试管就一定要洗……洗粉超声波两小时,自来水两小时,纯水再两小时。一旦试管被冲洗干净,就会有三支试管被超声波打破。其中一部分(旁边有一个专门放碎玻璃的垃圾桶,一周就装满了)……我曾经看到一个新生从早到晚洗了50多个瓶子。
朋友乙:
我觉得洗瓶子确实可以磨练人的耐心,但是那些实验只是经过柱子就需要很多时间,而且洗瓶子需要时间,而且不干净也影响实验。如果一次性全部使用的话,我感觉确实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去做其他步骤,也算是整个实验的速度和效率的一个小提升。
听到这两位朋友的中肯回答后,我还是为洗一堆玻璃瓶而感到烦恼。你也有同样的感觉吗?那么为什么不选择使用全自动洗瓶机呢?
第三个问题:您认为手动清洗与洗瓶机相比如何?
朋友1:
个人认为,每个做湿化学的实验室都应该配备洗瓶机,就像每个家庭都应该配备洗衣机和洗碗机一样。要节省学生的时间,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包括但不限于阅读文献、分析数据、思考、投资理财、恋爱、出去玩、实习等。
听说生物学很多高通量实验都可以用设备自动完成,但有些课题组利用研究生成本低的优势,让研究生手动操作。这种行为是令人愤慨的。
总之,我主张科研中凡是可以由机器完成的重复性工作都应该由机器来完成,应该让学生去做科研,而不是当廉价劳动力。
朋友2:
核磁管/史莱克瓶/小药瓶/砂芯漏斗等异形容器清洗效果如何?试管是必须一根一根插进去还是可以捆起来放进去(类似一般碱槽流程)?
(别买大头扔给劳务……
朋友3:
洗瓶机需要钱买,同学们不需要钱买[捂脸]
上面选了三位朋友的回答。有的人极力主张更换手动洗瓶机,有的人对洗瓶机的清洗能力心存疑虑,还有的人对洗瓶机不太了解。从上面可以看出,大家对洗瓶机还没有了解或者质疑。
回到正文,这里是回答第三个问题的官方模型:
优点实验室玻璃器皿清洗机:
1、全自动化程度高。清洗一批瓶子和盘子只需两步:放入瓶子和盘子-一键启动清洗程序(并包含35个标准程序和可手动编辑的自定义程序,以满足大多数实验室客户的需求)。自动化解放了实验人员的双手。
2、清洗效率高(自动玻璃器皿清洗机批量工作、重复清洗过程)、破瓶率低(自适应调节水流压力、内部温度等)、通用性广(可容纳各种尺寸和形状的试管、培养皿、容量瓶、锥形瓶、量筒等)
3、安全可靠性高,预装进口防爆安全进水管,耐压耐温,不易结垢,设有防漏监控阀,电磁阀故障时仪器自动关闭。
4、智能化水平高。电导率、TOC、洗液浓度等重要数据可实时呈现,方便相关人员监控和掌握清洗进度并连接系统打印保存,为后期追溯提供便利。
发布时间:2021年4月29日